阅读历史 |

第214章 光明正大(1 / 2)

加入书签

张司九这个提议,直接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杨氏更当她这话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什么?这钱当然要攒着!咱们家现在不缺吃不缺穿,哪有钱的地方?!”

她甚至瞪了张司九一眼:“再说了,怕人知道,就要了,这是什么话?不长脑子!”

徐氏倒是比杨氏对张司九更有信心,她觉得, 这个事情听起来虽然不靠谱,但张司九不可能随便说瞎话的——九娘那么聪明,没准真是想的好主意呢?

所以,徐氏就看住了张司九,态度很和蔼,一点不着急发怒:“九娘,你说说, 为啥这样说?”

张小山直接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但他也不在意, 同样看住了张司九, 潜意识就是:听媳妇的,听侄女的,听老娘的。

张司九抿嘴笑了笑:“奶奶,你忘了,小松过完年,就六岁了。六岁了,就该送去读书了。这个钱,正好给小松交学费,买笔墨纸砚。还要给二叔请个师父教功夫。加起来,这个钱, 都未必够呢。”

这下, 所有人更惊了。

杨氏一下也不说话了, 她是真忘了这个事情。

徐氏虽然还记得这两个事情, 但觉得小松读书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张小山的这个事情, 她手里的钱是够用的。反正每天都有进项,所以也没觉得这个钱是多大的销。

而且, 徐氏潜意识里,也是认为这个钱,应该存起来的。

直到这会儿张司九提起来,她才反应过来:是啊,之前没钱,小松读书的事情可不是就只能拖一拖么!现在有钱了,为啥不能明年就送去呢!还有小山这里,怎么就不能多钱,请个好点的师父?再定个趁手的兵器?

这下,徐氏连连点头:“对对对,九娘说得对。这个事儿,就这么办!明天咱们就去钱!然后把这个钱都光了!再告诉所有人,咱们又穷了!”

杨氏也没反对。

张小山“嘿嘿”笑了两声,也没反对。小松读书是好事,而且,作为男人,总归也有个武术梦嘛!

不过,他还记得老娘和徐氏:“要不,你和娘一人再打个镯子吧?”

结果他就收获了徐氏和杨氏共同瞪视和异口同声:“你钱多没处了?”

这阵仗, 直接吓得张小山一缩脖子。

张司九“嘿嘿”笑出声来,毫不掩饰自己对张小山的笑话。

小松小柏在杨氏身边支棱着个小耳朵听了半天,刚才见气氛不对没敢插话,但是这会儿见张司九都笑了,也就跟着一起冲张小山“嘿嘿”笑,气得张小山扬起手来,假装要咯吱两人。

小柏一面笑一面往杨氏怀里躲。

小松则是眼睛都亮晶晶的:“爹,我明年就要去读书啦?”

在这半年张司九的灌输下,小松已经有了一个坚定不移的认知:读书会变聪明,变厉害,只有特别聪明的孩子,才能去读书!

所以,一想到自己可以去读书了,小松整个人都激动又期待。

张小山收回手,努力威严了一把:“那还能有假的?不过,明年你去读书,学不好给我丢人,看我你打你?”

徐氏没插嘴,任由张小山教孩子。

小松却根本没被吓唬住,反而欢呼了一声,直接就在炕上疯跑起来:“好耶,好耶,我要去念书啦!我要去念书啦!”

张司九看着小松激动的样子,露出了神秘而同情的微笑:孩子,很快你就会知道,读书可比种地累多了。种地还有个农闲的时候,可读书?那是天天早起,寒暑不懈啊!还有各种考试,各种的背诵,做不完的卷子,练不完的字……只有没读过书的孩子,才会这么天真的觉得,读书是个美好的事情。

杨氏搂着小柏,看着小松,忍不住的发笑。

徐氏也笑,笑着笑着心里就感叹起来:九娘懂事得让人心疼。她自己也想读书,可也只提了旁听,还不肯叫家里出钱。可小松读书,她倒是舍得……

她拉过小松,板着脸跟他嘱咐:“你得记着,你能去读书,全靠你大姐,你将来要是对你大姐不好,我

小松似懂非懂点点头,但很快无师自通:“娘,放心吧,我读了书,对咱们家每个人都好!我给大姐盖大房子,比王财主家里还要大!给奶奶买好多好多点心,给你买金簪子!给我爹买一百头牛!还给小柏买好多好多,吃不完的!”

小孩子的大饼,总是那么的甜。

所有人都忍不住高兴的笑起来。

张司九明明知道那是大饼,还是忍不住笑开了:唔,好像有点明白养娃的乐趣了。不过,给二叔买一百头牛,二叔老了还得当放牛娃?

等这个甜甜的大饼效力过去一点,杨氏提起个正经事:“依我说,咱们家这回出这么大个风光,都上县里出名了,又杀了这么一个大肥猪,怎么也是要请客的。你们两口子觉得呢?”

杀猪请亲戚,左邻右舍吃饭,这算是一个隐形的规矩。

大家都这么做,一是图热闹,二是图人缘。如果谁家杀了猪不请客,那肯定是要被全村笑话的,而且以后再有事儿,人家也不会主动来帮你,觉得你家太小气,不值得来往。

这个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