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

许皇后瞳孔一缩,忽然挺着肚子挡在了成元面前。

她失望的、绝望地看了六皇子萧烨一眼。

闭上了眼睛。

她得要救许家。

然,成元帝身前突然出现了三名武士,他们身着铠甲,腰间别着京兆府的令牌,以身顶住了这些箭矢。

成元帝大惊失色,跌坐在龙椅之上。

从丽国王子开口的刹那,到这一刻,不过是弹指的功夫。

陆宴坐在靖安长公主身侧,极为短暂地同许后对视了一眼。

好似在说——

这救驾之功,我不会给你。

须臾,靖安长公主失神地看着陆宴,低声喃喃道:“三郎,方才,我眼前划过了你中箭的样子。”

陆宴喉结一动,笑道:“阿娘想多了,儿子身上还有软甲,中不了箭。”

靖安长公主抚了抚胸口,道:“是我出现幻觉了吗。”

成元帝缓缓回神,握了握拳。

他看了那个跪在地上失声痛哭的丽国王子一眼,又看了手臂中了一箭的太子一眼,最后,又看了正襟危坐,垂目持礼的六皇子一眼。

这宫里,从来就没有巧合。

即便还未经过鞫谳,成元帝的心里也都有数。

成元帝起身,沉声,一字一句道:“今日之事交由京兆府主审,大理寺协助,立案,严查。”

陆宴及周述安起身,异口同声道:“臣领旨。”

许皇后捂着腹,痛却不敢出声,成元帝回头看她,“皇后腹痛?”

许皇后低声道:“臣妾只是受了惊吓,无碍。”

成元帝低低地嗤笑一声,“你肚子里既是有朕的子嗣,还是小心些为好,来人,皇后受惊,即刻送她回安华殿,仔细伺候。”

许皇后道:“陛下!”

成元帝不再看她,低声轻语:“朕欠许家的,应也是还完了。”

******

七日之后,早朝上,陆宴将刺杀一案定为他国细作所为。

众人纷纷揣度帝王心声,京兆府和大理寺如此判,原因有二。

一来是知道成元帝好名声,他不想让史官在万国来朝这样的盛世中记上亲儿子宫变这一笔,二来,便是想以此为由,南下征战,以此扩大晋朝势力。

于是,大殿之上噤若寒蝉,无一人敢出声。

与此同时,陆宴再度呈了折子。

经过鞫谳,又抖出了魏王结党营私,皇后干政、贪污卖官,陷害忠良等事。

一桩桩、一件件、皆是重罪。虽无株连,但成元帝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德不配位”四个字砸在了许后身上,夺去了许后及六皇子的封号。

许氏一族,闻言皆是如丧考妣。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王家、宋家、邱家等,那些平日里与许家走的近的世家,皆开始同许家撇清关系。

云阳侯府于庆元十六年在朝堂上所经历的一切,如时间倒转一般,在许家头上重来一次。

唯一不同的,便是许家的根基太深。

许家百年基业,这成百上千个乌纱帽里,有同流合污之辈,自然也有清明廉洁之辈,谁也不能将其一杆子打死。

御史参了鸿胪寺卿许康林一本,许康林以渎职之罪入狱,翌日,许柏林自请革去宰相一职,算保全了阖府上下的性命。

******

许氏夺取皇后封号之后,从安华殿移至上阳宫,身边只留了庄嬷嬷一个。

庄嬷嬷低声道:“娘娘刚没了孩子,别光脚下地了,若是凉着,是要落了病根儿的。”

许氏素面朝天,淡淡道:“本就保不住,本就活不久,无妨了。”

庄嬷嬷眼眶一红,默默流泪,“陛下怎能丝毫不念旧情,那日,娘娘明明挡在了陛下身前,若那箭矢射过来......”

许氏笑了一下,道:“活着,皆虚情假意,只有死了,才能见真心。”

庄嬷嬷低头,“那娘娘日后该怎么办?后宫那些人,免不了要来落井下石。”

许氏推了开窗,晨雾洒进来,她看着枝丫上的厚厚的积雪,轻声道:“入了这里,早晚都有那一天,端妃会给我个体面的。”

庄嬷嬷皱眉,“端妃?”

许氏低声道:“岁末,我曾去过一趟端妃宫里,揉了揉十皇子的头,告诉她,我兴许有份大礼要送给她。”

庄嬷嬷道:“娘娘是留了一手?”

许氏摇头,“算不得,只是有一天我心里头不安,就想着留个随手的人情。”

庄嬷嬷道:“是何?”

许氏低声道:“元旦那日射在太子手臂上的箭矢,有毒,这事至今无人知晓,待三年之后,本宫赌他们,解不了。”

庄嬷嬷瞳孔骤然放大。

而另一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