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1 / 2)

加入书签

自从兰馨他们把姜国的具体部署带回,魏宁造成他们粮草短缺,以及如今昱的的充分准备,三天以后,蒋渊带领精兵先攻最近的姜国,祁钰他们是在一前回去的,也带了一些山野藏身方位地形的消息,并标注在地图上,这给了他们野战很大的帮助。

此战的第五天,盛烨回来了,他直接去的前线和蒋渊交接工作,之后辽国加入,这场战争是一对二,战场激烈,以少对多,此战,昱军并不由南直接北上,据祁钰他们的标注显示,岐山以西不远,有一茂林,于陡坡之上,为隐匿的绝佳之地,他们凌晨而起,列阵前行,扎营于茂林里,营帐颜色于茂林相差无几,攻守交替,扰军袭敌,最终使敌军力竭,于一月内结束了这场战争,此战,昱军捷,退敌于岐山北,此时整个岐山为昱国所有,占据险要之地,辽姜两国要想继续进攻,难于登天。

此战告捷如此之快还有赖于浔国相助,据说盛烨派出的使者说服了浔王攻打辽国,并趁机占了几座城池,辽王气急,遣回将领,却已无力与浔国抗衡。

而后姜昱两国相对,昱军乘胜追击,攻占姜国几座城池,期间边境人民开城投降,第一个城池不战而捷,那是习虎领导的百姓。

在此期间,自愿入兵者不知凡几,习虎他们寨营也加入昱军,昱军也就是盛烨带领的军队逐渐庞大。

半年后四国相商,辽姜二国皆割地求安,此后四国各休养生息,强弱之分已见分晓。

此时,盛烨也不过十九,其名声于昱国大作,人人皆称其年少有为,雄姿英发。

自从半年前盛烨回去与昱王相见后,祁钰觉得盛烨愈发沉稳,少了少年人的焦躁,祁钰还仔细分析了一下,该是昱王委以大任,至于这大任,应该是建功立业,以备登位,清理门阀世家,昱王对盛烨放权如此,背后之意,显而易见。

自前几朝大王以来,权利多掌握在世家内,草莽出身,多前途无望,而大王子和二王子背后的势力尽是门阀,看来昱王属意于盛烨也是深思熟虑的,盛烨背后清白,无权利纠葛,若能靠自己养一波势力,当然会是上位者的不二人选。

祁钰觉得昱王要是身体康健,哪有其他三国什么事,她觉得以前对昱王的看法很片面,他做的很多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吧,也许父亲对他并非愚忠,而是敬仰。

而盛烨当然也很不错,他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这样的转变也在意料之中。

就这样又过半年,盛烨于边疆守境练兵,祁钰也继续练剑,与盛烨对练,成长地很快,祁钰本身就是习武奇才,再加上三岁就服用生经扩脉之药,从那以后每天习武从不间断,因此,此时祁钰剑法大成,已能与盛烨平分秋色了。

刀剑双修,祁钰习惯左手执刀,因其刀法更娴熟,右手执剑,两者双练,和盛烨对战,居然还是不分上下,祁钰觉得自己有必要回宫一趟了。

恰在此时,王都传出昱王病重的消息,盛烨大骇,欲急走,祁钰拦之道:

“殿下莫急,此时正是多事之秋,您的二位王兄也许并不希望您回去,况且上次您回去是收到昱王亲信的,而这次若您无召而回,必定引起王子及大臣们的弹劾。”

现如今的局势是,盛烨,盛绥及盛谨背后均有军事势力,盛烨虽强,可王都是那些门阀世家的天下,贸然回去恐中圈套。

盛烨焦急道:“那不如我们同以前一样,换掉身份。”

“此法可行,不过走之前还得再做一件事”祁钰道。

二人相顾而视,心中了然。

第二天,仍然是盛烨领着祁钰他们六人,再加上越裳和姬尚赫,此行一共九人,乔装而行,盛烨贴上络腮胡,还差人画了一个老年妆,扮作外出游历的地主,其余人装作家丁,祁钰依然扮作盛烨的书童。

一路上,几人乘坐马车西行,中途除了休息没有停顿,于十八天后赶到王都,却只见王都戒备森严,入城之时若非用的是边境一地主真正的身份证明,必会被发现,盛烨的样貌和真实样貌大不相同,可见化妆技术之好,祁钰此前便请求盛烨高价聘请化妆师,以后必有用。

入城以后,盛烨他们先住在客栈,晚上商讨入宫之法,观城内景象,应是二王身后势力相争,几欲爆发,但不管怎样,盛烨必须得尽早见到昱王,毕竟祁钰也快到三月一服的解毒时间,以往取药都是盛烨派人去王都取到边境,而现在局势微妙,祁钰想若是昱王被人控制,那自己恐怕要承受一次万蚁噬心之痛了。

祁钰想到自己的父亲于宫中当职,或可一试,于是便马不停蹄地去往奉巷,两年多未见父母,祁钰虽然并非他们真正的女儿,但也不是不思念,她觉得自己心底最重要的秘密是和母亲说的,在母亲面前,她总能做真正的自己,但此时不是叙旧之时,若是不见到王上,恐生宫变。

于是齐朝便找了一个与盛烨身量相似,样貌一两分像的手下,盛烨让化妆师按那手下的样貌画,不求一模一样,但求六七分相似就好。

盛烨第二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