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拣菌子(1 / 2)

加入书签

在云南,每年都有人因为吃野生菌中毒。听说中毒后,身边的云南人只会感叹:

「唉!这个人没有口福啊!」

俗话说靠山吃山,美味的野生菌就是大自然的天赐礼物。小时候的每个暑假,宋恬儿兄妹都要进山拣菌子,贴补家用。

一些珍贵的野生菌品种,如松茸、鸡枞、牛肝菌,甚至能卖到几百元一公斤。

天色微亮,宋恬儿就在牛角山脚下等待,今天她要带陈星驰去拣菌子,让他感受一下云南人独有的快乐。

拣菌子是一项技术活。雨后的山路泥泞湿滑,穿上防滑雨鞋后还要长衣长裤,避免虫叮蛇咬。

氤氲的雾气将整座山头罩得云雾缭绕,两人爬到半山腰,汗水、雾气已经将发尖浸湿。

「恬儿,你们小时候也要爬这么多山路吗?」

「那当然,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上山拣菌。不光野生菌,还有野生木耳、野生香菇、香椿、蕨菜,奶奶说,勤劳的人到哪都饿不死。」

两人边聊边爬,前面带路的狗子不时回头盯着两人,似乎在责怪他们爬得慢。

「住在云南,真是幸福啊!」

一阵凉风吹来,两人精神一振,浑身舒爽。晨雾也被大风吹散,整座山头露了出来,漫山的松树迎风摇摆,宛如波涛。

转过山腰,进了密林,星星点点的菌子开始显露出来。

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伞,点缀在松针堆和草堆旁。宋恬儿开心的奔过去,这里是拣菌子的主战场,每年都会长出各种菌子,来得晚的话早就被别人抢光了。

一蓬蓬乳白色、形如珊瑚状的菌子,叫做珊瑚菌,俗称扫把菌。

橙黄色形如小伞的菌子叫皮条菌,别看它身量小,却口感爽脆,煨汤下酒再合适不过。

还有奶浆菌,轻轻一碰就沁出乳白色的汁液。

又碰到一朵朵比手掌还大的白杆菌,菌盖上生着犹如铜锈般的绿色斑块,因此得名青头菌。

菌子喜欢“群居”,发现一朵后附近一定会有,两人边走边捡,不一会竹篓里都快装满了。陈星驰第一次拣菌,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这是一项多么充满惊喜的野外活动。

每找到一种菌子,他都要拍照,同时用软件识别菌子的品种、是否有毒。菌子可能藏在松针堆里,也会在躲在枯树根下,两人边找边走,不时帮对方摘去头上的枯枝,盯着脸上的泥点傻笑。

似乎随着菌子越拣越多,两人的心也逐渐走近了。

来到一块干透的大青石旁,宋恬儿招呼陈星驰坐下,拿出准备好的三明治递给他。

陈星驰也拿出自己准备的玉米汁,两人互相交换着带着心意制作的食物,触手生温,心也暖了起来。

不过早上十点,沿路已经有人开始下山了。

看着他们满满的背篓里,松针和树枝下都是菌子,陈星驰好奇得问道:

「大叔,这么多的菌子,你几点来的啊?」

大叔边走边说道:「半夜四点就开始上山了。拣菌子比的就是谁来的早!」

他心里一动,盯着宋恬儿说道:「我忽然想起一句诗。」

宋恬儿歪头一笑:「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农村的人如果都偷懒,那肯定就要饿死了。只是农村人再辛苦,赚到的钱都只能果腹而已。」

陈星驰眼神中满是肯定:「这首诗里还有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咱们不是有很好的机会吗?可以带大家去过上更好的生活。」

宋恬儿心头一暖,站起身来:

「说的对,咱们也要努力了,再等一会菌子就真的没有了!」

家里的狗子突然从树林钻了出来,冲着她汪汪大叫。

宋恬儿惊喜叫道:「旺财一直上山,一定是发现了好的菌子了。」说罢跟着它的足迹往前找去,陈星驰也连忙跟上。

在一根枯死的大树根旁,她终于发现了!

几朵巨大的褐色菌子,静静地躺在松针和苔藓里。不同于其他菌子,它的伞盖很小且微卷,巨大肥厚的菌杆,甚至快有手臂粗了。

陈星驰站在后边问道:「这是?」

「这几朵是黄牛肝菌,这两朵就是有名的见手青,加起来估计快有一公斤了。」这可是不小的收获,陈星驰开心的掏出几粒牛肉干,奖励狗子。

刚将牛肝菌拾起,宋恬儿忽然用力嗅了一下,问道:

「你有没有闻到一阵香味?」

「是有一阵特殊的香气!」陈星驰也用力闻了闻。

宋恬儿站起身来,开始四处寻找。陈星驰看得奇怪,问道:「你在找什么?」

「错不了,这香味,一定是个好东西!」

找了半天,终于在草堆里发现了一蓬灰白色的菌子,宋恬儿神色惊喜,小心翼翼的从泥中拔了出来,用树叶擦干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