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0章 给个说法(2 / 4)

加入书签

实,这个事情他不过稍微起了些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起因还是高潮,都和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起来吧!”

片刻后,朱标开口。

“谢父亲。”

朱允熥站起来后,朱标这才道:“诸卿口中没少言礼,今日之行可合乎于礼乎?”

“臣等知罪。”

他们就是去户部讨要个说法而已,哪知就变成今日这种情况了。

在朱标责问之下,众人纷纷伏地认错。

“有功当赏有错当罚,方才能有警醒于后人之用,今日之事乃因银行凑建所起,太子领旨却放任银行凑建搁置,此乃祸首者。”

表面看确实是如此,但谁都知道银行是朱允熥所提,朱允熥比任何都希望能早日建成。

之所以迟迟难以进行,不过因为户部不配合所导致。

尽管朱标上来就把错误归结到了朱允熥身上,但户部却不能任由朱允熥去背这黑锅。

不说于朱允熥来说不公平,就是往后在同僚跟前都很难抬起头来了。

僚臣之间相互切磋竞争那是常有的事情,但若是被轻视排挤,那不说自己官声尽毁,就是本部衙门也被沦为笑柄。

“陛下,此事之错在户部,与太子殿下无关。”

夏元吉直起身,抬头道:“昨日殿下已去过了户部,是户部提出了银行有弊之论,这才导致银行的凑建搁浅。”

谁都知道银行有弊论是个借口,目的就是为了阻止银行的凑建,但不管咋说,毕竟也是个有效的说法。

朱标自然没必要非掀了盖子,瞅着朱允熥反问道:“是这样吗?”

跟在朱标身边这么久,朱允熥哪能不知道朱标的意思。

当即往下一跪,道:“儿臣负责凑建银行,今日这事既因银行而起,儿臣理应为此事担责,请父亲责罚。”

朱允熥态度诚恳主动认错,没有一句指责户部刻意为难之错,顿时担当负责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彰显了出来。

这下,不仅是夏元吉了,就连剩下的那些大臣们也开始主动认错了。

“今日这事与殿下无关,皆是臣等之错,请陛下责罚。”

他们全都不是刚入官场的小白,这事儿明明不是朱允熥的错却让朱允熥担了责任,现在看起来他们是侥幸逃过了一劫,但却是埋下了长久的祸根。

不说是朱允熥了,就是朱标都得对他们有看法。

毕竟父子血浓于水,朱标对朱允熥罚归罚,父子血脉是永远割舍不掉的。

要是他们的儿子若受了无妄之灾,他们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此起彼伏的呼喊在乾清宫外面响起,朱标手撑在椅子上抚着短须,眼神微咪瞅着下面的众人。

片刻后,这才背着手起身,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卿等既有此想应是不会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了,那今日这事便到此为止吧。”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也不失为成功的御下之道,让人以感激的心理效忠,这也是以仁治国的典范。

今天这事儿要是发生在老朱治下,肯定先得把领头之人先打上一顿,然后再剖析起因经过等等,之后把相关之人再打一顿。

当然,这种让群臣敬畏的手段也不是错。

老朱御极三十年以来,下面朝臣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的。

“太子。”

“父亲。”

“尽快把银行的事情拿个章程来。”

“是。”

“都回吧。”

朱标丢下这话后,便转身回了乾清宫。

朱允熥则拍拍袍服上的土,笑着走到夏元吉跟前,道:“父亲命孤尽快给银行拿出个章程来,那就辛苦夏尚书了。”

夏元吉这尚书做的就跟架在火上烤一样,同僚不配合上面催的又紧,只能苦笑着应道:“应该的。”

重新回到户部,藏在房里当了缩头乌龟几个侍郎郎中再见朱允熥和夏元吉那是满脸的尴尬。

朱标都说这个事情到此为止,夏元吉也不想再往下追究了,也没再提之前他一人应对同僚们讨要说法时他们去了哪儿的事。

只是把朱标的旨意重新复述了一遍,道:“这毕竟是户部的事情,望各位能通力合作,尽早把这个事情办妥。”

这些侍郎郎中虽没身处其中,但也见识了同僚们的洪水勐兽,侥幸逃过一次已经是幸运,又哪敢再去尝试一次。

“是,听大司徒的。”

很快,侍郎郎中还有部中主事按昨天的位置重新落座。

依照昨天的提议,这些侍郎郎中真诚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比如有人还不上钱如何处置,银行出现了亏空又如何处置,如何去吸纳储户的投资,如何让这些钱赚到最大的利润,第一批凑建该在哪些地方设立银行,又该派何人去担任负责人等等。

这次不仅仅只是提出问题,相互之间还在努力商讨如何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讨论。

从半上午开始一直到半下午,中午饭都没顾得上吃,但终于算是有所收获了。

目前他们所能想到的问题全都想到了必要的解决方案,随时都可以让这个事情落实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