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9章 真的遇袭(2 / 4)

加入书签

坚定的认为胡汉苍一定不会接纳陈天平,并没有考虑要是接纳了又该怎么办?

朱允熥乖乖点头,道:“儿子记住了。”

“记住?记住?”

老朱本来就严格,又哪会轻易放过。

“嘴上说的好听。”

“要只依你的谋划行事,多好的局面也得被你断送。”

在老朱面前,朱允熥更不敢多说。

好在老朱也没抓着不放,大手一挥起身站起。

“行了,就这样吧。”

“使团才刚进交趾一切尚不可知,唯有等踏上回来的船才可尘埃落定。”

“给黄中发封报,让他保持警惕。”

之后,老朱抬脚就走。

走到门口后,又扭头道:“别事事都依靠你儿子,他还差的远呢。”

朱标看了看朱允熥,回了老朱一抹苦笑。

“儿子记住了。”

一直到目送着老朱离开,朱允熥这才敢强词夺理,道:“其实儿子觉着胡汉苍恐没有那么大的谋略,能够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

刚才他的疑虑,不过只是下意识间。

“轻视你的对手就是对你自己的不尊重,哪怕你的对手真的只是个孩童,你仍要在心底提升他的层次。”

“不管胡汉苍是否有想象中的谋略,你仍然要把他当成有谋略的对待,这样你才能永远做那个胜利者。”

朱标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让朱允熥莫要轻敌。

朱允熥这样的年纪,做出这样的成绩,最容易滋生的就是骄傲自满。

“儿子记住了。”

朱标对朱允熥相对老朱来说会更宽和一些,在该说的说完之后。

这才微微一笑,应道:“孤也觉着胡汉苍父子没有曹孟德那样的谋略,他对陈天平的礼遇不过只是权宜之计,恐早就设下埋伏只等陈天平往里钻了。”

得到朱标的附和,朱允熥终于笑了。

朱标则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道:“去给黄中发报吧,只要胡汉苍敢对陈天平不利,那就是与大明为敌了,不必再舍我大明军官的性命。”

交趾。

大将黄中率领大明使团护送着陈天平一路往其都城而去,快要行至芹站时便接到了朱允熥以朝廷的命令发来的电报。

不可大意,千万小心。

寥寥数语,简单明了。

对于朱允熥派来联络的电报员,黄中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很客气的。

接过电报了然上面的内容后,笑着道:“本将记下了,转告殿下放心就是。”

电报收到了就行,至于这些没用的自然没必要再回。

对于黄中的的吩咐,电报员应下后退后。

在电报员走了后,黄中这才满脸的不屑冲旁边亲兵,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外面的实际情况如何还是得由领兵之人自行判断,区区交趾又胆敢犯我天朝上威。”

跟在黄中身边,不管是不是都得说是。

亲兵哪敢多言,只能连声应下。

“将军说的是。”

“朝廷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像交趾这样殷勤显然是不想得罪我大明。”

得到想要的答桉,黄中满脸堆笑道:“现在朝廷在休养生息,很少在对外用兵了,能够领兵做些护送任务也是积累功绩的好机会。”

“通知兄弟们加快进程,尽快把陈天平送回去,然后跟本将军回去领功请赏去。”

亲兵领兵冲后面将士吼了一嗓子后,数千军卒的气氛当即变得松快了起来,很多人纷纷开始放松警惕,把此次护送任务再降一台阶。

就这样,一众军卒穿梭于异国他乡的险峻山路,茂盛树林中仍像是旅游一样,哪怕天上漂泊的雨滴变成了倾盆大雨,仍然没有丝毫的警惕性。

“杀啊!”

突然,听不懂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袭来。

随陈天平回来的使团惊慌失措像没头的苍蝇,而大明的那些军卒协同随行的礼官一直到那些喊打喊杀声亮出刀子。

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这伙人是伏兵。

雨天的反应本就不够灵敏,黄中反应的又慢了一些,在这些伏兵杀到之后,尽管一再扯着嗓子喊着组阵迎敌之类。

但不管是军卒还是礼官,仍像是割韭菜似的,纷纷倒在了那些张牙舞爪的伏兵之下。

一炷香过后,雨势渐渐变小,伏兵也开始退了出去。

而彼时,地上早就是尸横遍野了,顺着山道流下去的雨水也都全部变成了红色。

黄中身上的甲胃早被雨水湿透,望着溃不成军的手下军卒,胸中五味杂陈的同时还憋着口无名的怒火。

五千人不过就是执行个护送的任务就把仗打成了这样子,要是就这么回去即便是不被朝廷治罪,自己也得憋屈死了。

“整队!”

“反击!”

黄中游走于狼狈的军卒中,希望能集聚于剩下的这部分力量以找回场子。

有了战绩,回去也好交代。

要就这么灰熘熘的回去,恐怕就真的无法面见江东父老了。

最重要的是,朝廷刚刚还给他发了电报让他小心应对,可他竟然还觉着是朝廷太谨慎了,以为就凭区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