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6章 要出宫(2 / 4)

加入书签

老朱直接点到,不说都不行了。

吏部左侍郎往自家尚书以及礼部尚书身上偷偷瞥了瞥,硬着头皮回道:“确实存在。”

“你们以为呢?”

朱允熥仍不罢休,又问了其他人。

“存在,存在”

大部分同僚都妥协了,哪还有人敢再坚持。

经营好了合适的土壤之后,朱允熥这才回道:“既然各位大人都这样认为那就太好了,孤还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呢。”

“其实诸位大人担心的那些孤也都考虑过了,目前大明正是对外交流的关键时期,礼官的缺口实在太大了。”

“要不是为了让对外交流符合国之礼仪,其实也没必要非得让礼部的官员过去。”

“但大明是天下共主,传承于千年的礼仪制度又是各诸国蛮夷学习的典范,因而绝对不能在这些问题上自我抹黑。”

“作为事急从权的权宜之计,孤以为可以在礼部额外增添些官职,作为对外出使以及在大明接待外使所用。”

“这说白了就是一个身份,以保证大明对外交事宜的重视。”

“万邦来朝四海臣服,那先得出去啊。”

在外交关系处置上,向来讲究一个平等对接,即便这个时候交通往来不变,很少一国掌权之人出来出使的。

毕竟途中往来上数月,会耽误了朝政的处理的。

但为表重视,可以提升出使之人的身份。

一个九品芝麻小官带队出使,这不是你国家的无人可用,就是对这次出使存了亵渎的意思。

朱允熥这次补充上来的安排,很难再提出反驳的理由了。

既没办法反驳,那就只能退而求次。

吏部尚书翟善站出来,道:“殿下说的很对,但正所谓大明人才济济,若只考虑职大出身的士子,不把其他普通士子考虑进去的话,这恐怕会让天下读书人不服的。”

对于职大的士子,朱允熥从来没给他们开国后门,凡想从职大入学的,那必须得掌握比别人更多的本事。

自准备让郑和出海之后,朱允熥便让他们开始自学外邦的语言了。

职大的士子外出做官这些年,所有的考评基本上都是优,但他们若想回京授官,阻拦的力量绝对不会小。

只有掌握比别人更多的技能,这才能让自己永远达到不败之地。

朱允熥微微一笑,就差举双手赞成了,回道:“翟尚书说的对,不仅是让全天下读书人服气,同时也只有让真正有能力之人得以重用,大明才能永远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

对于职大出生的士子,老朱一直都有关切,他们相较于只知读史书的普通士子的确更加优秀一些。

听朱允熥这么说,可见他已有了准备。

老朱轻咳一声,沉声道:“翟善,你和门克新协商为礼部额外增添一些位置,然后凭才干入选提拔。”

凭才选拔,公平公正。

不等翟善和门克新两人表态,朱允熥当即便对老朱给予高称赞,道:“皇爷爷英明!”

朱允熥笑得开心,翟善突然觉得他争了半天好像白费了,职大送上来的那些学生都是优中选优的。

要是真的以才干选拔的话,那些普通士子恐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

只不过,话说到这儿不应都不行了。

以才干选拔那本就是非常公平了,倘若不以才干而考虑人情的话,他们又哪能是朱允熥的对手。

在老朱凶巴巴的注视之下,被点到名字的门克新和翟善只能规规矩矩的应了下来。

之后,老朱也不多说,直接宣布了退朝。

退朝之后,老朱领着朱标和朱允熥回宫的路上,又主动问起了陈祖义。

在郑和回来后,便与朱允熥详细介绍了与陈祖义的大战,朱允熥也曾看过郑和当时的航海日志,了解过了当时的具体情况。

陈祖义能凭一己之力,在旧港生起些势力来,的确算有些能耐了。

只可惜,碰上了郑和。

郑和军事指挥才能卓着,且又有先进宝船的加持,以及提前识破了陈祖义诈降。

种种缘由结合,才导致了陈祖义的失败。

朱允熥自负是挺自负,但他还是能看到别人优点。

对于老朱的询问,朱允熥给了陈祖义一个中肯评价。

除了品行不佳不值得重用外,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可以的。

听朱允熥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老朱突然道:“他现在在诏狱吧,咱吃了饭去看看他。”

“啊?”

不仅是朱允熥,就连朱标嘴都张得老大。

陈祖义是有些能耐,但他还足以被老朱引为对手吧?

区区一个海盗而已,值得老朱亲自去吗?

朱允熥愣了片刻后,反问道:“皇爷爷,您不会是想出宫了吧?”

老朱这老头也是个安稳不下来的主,这都已经好长时间没出去过了,有这样的想法实属正常。

况且随着海贸的发展,街上的确比以前更热闹了。

被朱允熥戳破心思,老朱面不改色道:“是又怎样?”

“大明是咱的,咱还出去不得了?”

“早饭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