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章 筹集完毕(2 / 4)

加入书签

夏元吉拱手,和朱允熥行礼。

升官固然是好,但这个时候升官无疑是被架在火上烤。

“有句话”

夏元吉支支吾吾的,哪怕知道他可能要泼冷水,朱允熥也还是得给他说话的机会。

“你说就是。”

夏元吉沉思了一下,道:“臣出于私心说,殿下安置退役军卒并没错,但出于公心的话,臣还是觉殿下这样做恐有所欠妥。”

“臣在户部也有官身,户部每年的税收基本没有结余,突增的两项已经压力很大了,再增添这么大一笔军费开支的确拿不出来。”

户部有多少钱粮,他也是有估计。

拿不拿出来,他多少知晓。

“没让户部全拿,能拿多少算多少,剩下的孤来想办法。”

现在这种情况是,只要夏元吉多提供一两,他就能少拿一两。

总之一句话,一百不嫌多,一两不嫌少。

“臣常往职大跑,富明实业那儿压力怕是也不小,殿下以机器代替手工,产出的东西是多,但这也是和江南那些世家抢食。”

“那些人可都不是善茬,殿下所面临的困境恐会前所未有的大,殿下何不等朝廷宽裕些之后,然后再行军卒退役的事情。”

朝廷要管天下人的吃喝,今年有那这事儿,明年又有那事儿。

指着朝廷宽裕,还不如他自己想办法。

“孤能等,那些军卒等不了了。”

“只要能歇过这口气,大明必将国富民强兵马壮大,成为远迈汉唐的盛世。”

“你只需竭力调拨些钱粮帮孤一把就行,剩下的孤自己去想办法。”

“不管咋说,军卒退役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耽搁了朝廷其他方面的运行。”

朱允熥话都这么说了,夏元吉知晓再劝无用,也没再往下多说。

虽有老朱御令,但吏部对夏元吉的任命文书一直拖了好几天。

夏元吉还没拿到官印,便和黄观以侍郎的的身份清查了户部的账目,给朱允熥硬生生挤出了一百万两。

这一百万两对朝廷来说是突然多出来的开支,这笔钱给了朱允熥,朝廷往后就困难了。

“殿下,朝廷还有其他花销,只能”

朱允熥一半的缺口还没补上,夏元吉有些不好意思了。

“剩下的孤想办法。”

夏元吉能从户部拿出这些钱,也得顶着各方面不小的压力。

而且,这也就是夏元吉。

这但凡要是换了别人,绝不可能这么痛快拿出这么大一笔钱的。

“多谢了。”

朱允熥拍拍夏元吉,承下了他的这个情。

从户部出来,朱允熥正要去富民实业想办法时,身后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嘿。”

朱允熥扭头,只见老朱坐着肩舆过来。

“皇爷爷。”

朱允熥拱手,冲老朱见礼。

“随咱走。”

老朱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只沉声招呼了一句。

“喏。”

不知老朱啥意思,朱允熥只能跟着了。

须臾后,到达内东华门的里新库。

这儿是大明内帑所在。

老朱下了肩舆,持钥匙打开门。

“这里共十窖,每窖藏银十万两,你皇奶奶在还未立国的时候就开始攒了,这都是一文文抠补出来的。”

说着,老朱把钥匙扔给朱允熥。

“给你了。”

正如老朱所说,这些钱都是自马皇后手里就开始攒出来的。

相较于户部,可更不容易。

“皇爷爷。”

朱允熥接过的钥匙,都感觉沉甸甸的。

“别说废话,咱把这么多年攒下的家底都给你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去。”

“你要是还办不好这差事,那就别怪咱不客气了。”

退役军卒司得罪的人可不少,要是出了啥状况,不用老朱不客气他就得被这些人喷死。

“孙儿明白。”

“孙儿会尽快补齐内帑的。”

凡有作为的皇帝,设内帑的初心均不是为了自己贪图享受,无不都是用作国防,以及为民生以备不时之需。

内帑的银子存的多,也能解燃眉之急的。

像今日这样,要不是老朱这一百万两,他就得多一百万两的压力。

“别说以后,先把现在的办好。”

老朱向来是个只看结果之人,哪会听朱允熥的废话,直接抬脚就走。

在老朱走了后,朱允熥清点了内帑银子,之后这才去了富明实业。

恰好赶在徐行全不在。

朱允熥没留下多等,转头去了职大。

庄子那儿结余不多,但多少还能拿些。

现在他是多一个铜板,都不嫌少的。

到了职大,还没来得及去庄子,两淮商会会长陈敬宗便找了过来。

“殿下。”

陈敬宗帮过他忙,同时也赚了不少。

但随着富明实业的兴起,陈敬宗和朱允熥的合作越来越微妙。

虽然仍在细盐上有合作,但随着富明实业的介入,两淮商会产出的盐从品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