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8章 藩王回京(2 / 7)

加入书签

朱允熥便开口了,道:“夏主事既有志于为我大明电力事业做一番功绩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说话的功夫,冲老朱拱了拱手。

“皇爷爷,既然这样不如就先让夏主事兼任电业所副所正吧,要是将来电业所事务实在太繁忙,再考虑是否卸任户部的差事。”

“另外,黄观是正三品任所正,夏元吉副所正就正六品了,相差实在大了些,不如给夏元吉提一下。”

“品级相差太多,办起事儿来也会掣肘很多,在一些事情上怕会有所不便。”

丫的,不是嘲笑夏元吉吗?

现在就让你们看看,到底谁是小丑。

自己不努力,还嘲讽别人努力,这样的人最是可恨了。

老朱知道朱允熥的意思,也很给朱允熥面子。

简单想了一下,随即沉声开口。

“可以,电业所事关国计民生,务必得办妥当了。”

“即日起,擢升夏元吉正四品,往后电业所副所正皆定正四品。”

一听这,和夏元吉同等官职的立马后悔了。

官场之上,向来是能升迁的像坐火箭似的升,升迁不了的,也许一辈子都动不了一下。

要早知道这样,他们早就奏请了,还能轮得着夏元吉?

不过,不管谁后悔,还是谁窃喜。

老朱也没再在这问题上多说,很快便进行到了下一项议题上。

该议的都议了,早朝全部结束。

朱允熥便领着黄观和夏元吉去了富明实业总部。

职大只负责研究,如何施行还得靠富明实业操作。

这东西好处甚大,早操作一日百姓就能早一日收益,大明也能早一日富强。

别人急不急不知道,反正他是挺着急的了。

既然准允夏元吉加入,肯定是信任他的。

见了徐行全,朱允熥也没避讳夏元吉,直接问道:“账上还有多少钱?”

徐行全负责这些,有多少钱他肯定得了然于心的。

听了朱允熥的问题,直接脱口而出,回道:“十三万两。”

少是不少,但发电站的项目一经开始,就会像是无底洞似的不断往进吸钱。

而只要开始,就绝不能轻易停。

资金充裕,是必须的。

“其他项目该停的先停了,该回笼的资金抓紧回笼,发电站的项目要以最快的时间提上日程。”

“另外,蒸汽纺纱机弄出来了吧,先把这个项目投产,以便迅速集纳资金。”

“陶瓷也必须得想办法支棱起来,要想让大明所有百姓都用上电,我们的缺口还很大,还得多想想办法。”

“以朝廷的财力根本没办法短时间内周转这些,只能靠我们自己想办法了,至于等着项目资金回笼,短时间之内肯定不行了。”

老朱自知道滥印宝钞的危害后,已经在听从朱允熥的意见加以改进了。

在不加印宝钞的前提下,老朱即便是想要帮朱允熥的忙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所以说,只能靠他自己想办法了。

商量妥资金的解决方式,朱允熥很快引导着提到了发电站建设的细节上。

往哪儿建,用多少人。

每一项掰开揉碎,仔细一步步敲定。

现在不把可能存在的问题商量妥了,等将来立项再碰到这些问题,那就得把所有的项目都停了,再回过头来重新商定。

要是确定前期真的存在失误,那还得再返工。

夏元吉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户部尚书,虽然刚刚接触,但在一些问题上却总能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早饭没吃,中午啃了个馍,一直到半下午的时候四人才把这些问题商定。

发电站往哪儿建,从哪儿招募人手,招募来的人手每天付多少钱。

多长时间能完成第一期,第一期完成后,又能有多少人受益等等。

事无巨细,能商量的都商量了。

商量完这些后,朱允熥倒想招呼三人吃个饭,但三人比他都着急,根本顾不上吃饭,便忙着去准备了。

三人都不吃,他自己一人吃也没啥意思。

喝了杯茶润了润嗓子,很快也就起身回了宫。

乾清宫,老朱和朱标仍如往常那样,废寝忘食批阅着奏章。

老朱银发更多了些,背嵴也日渐句偻,一手捧着奏章,一手扶着叆叇,嘴中还不停地骂骂咧咧的。

“他娘的,写的跟些苍蝇似的,给人看的还是给鬼看的。”

“叽叽歪歪说了半天啥啊,显得你肚里有墨水咋地。”

“草包湖涂虫,这点小事还上道奏章,蠢死你得了。”

旁边,朱标坐的仍旧端正,对老朱骂骂咧咧的抱怨充耳不闻。

但却时不时的,还是会抬手捶捶腰,活动一下肩膀。

为了能给老朱留些空余时间歇息,朱标担负了绝大部分的工作量,为了保证今日事今日毕,几乎不敢有一丁点的懈怠。

门外驻足良久,朱允熥抬脚进门,先打了声招呼,也没用谁催促,便主动拿了些奏章坐回自己位。

见到这,老朱头都没抬,只斜睨了一眼,问道:“又干啥坏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