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四一九章 南部长城(2 / 3)

加入书签

原就行了,而且还有29和22国道便于运输……嘿嘿,再有仨月,仨月我给你修好!”“咱们现在这条件,开玩笑。”“那湄公河,就是给海兽准备的高速公路啊!藏区接壤的区域的确高寒,但简直是雪兽干活的天堂!”“咱们现在可比当时更强了!更何况这次动用的人手,比之前两次都少多了!发动了千万人不到!”林凡点点头。的确,大夏的国力在不断增强。诸天联盟的不断壮大,帮助大夏的外族越来越多,雪兽和海兽也越来越多。曾经拼尽全力才能完成的项目,如今已经游刃有余。“金老,老王那边报告了,他负责的第三区域下面有块二百米大小的巨石。”商伟天忽然隔着话筒喊道:“我把坐标发你,你来两轮洲际飞弹,特娘的,不让我们挖,咱直接给山头轰平了!让它知道什么叫人定胜天!”“行,发过来吧,我这就通知炮兵部队,你现在撤离人员和机械,一小时后发射。”一旁的金老笑道。林凡:“……”果然。还是那个大夏。对味了。还是这么接地气。洲际飞弹,在他国手中,或许是恐怖杀器。但在大夏手中,那就是打地基碎石的……“不过防暑措施要做好啊,南部边境是很热的……”林凡话音未落,只听商伟天笑道:“哎呀,放心吧,我特意调来好多个冰箱……啊,我是说凛冬之神。”“整个南部施工工地,气温恒定二十度。”“干活累了还有凛冬牌雪糕吃,可好吃了。还能冰冻食品,冷藏水果,保证工地的食物供应。”林凡沉默两秒:“不愧是你……还真是物尽其用啊。”这凛冬之神怕是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拿来这么用。“也还行吧,其实还想把喀俄涅弄来的,结果她已经在北境长城那边开起了连锁凛冬按摩店,还得负责北方冷库的运转……抽不开身。唉。”林凡心说临走前一定得试试喀俄涅的手艺。林凡挂断通讯,问道:“农业呢”“中部农业区也开荒的很好。”金老笑道:“因为南部长城并没有占用太多人手,所以咱们下面的工人、战士都投入了这个项目。”“国民们也对这开垦农田有极高的积极性,纷纷自愿加入,甚至一些百姓家门口都开垦了一小片农田,小区里的花坛都种上了庄稼。”“校园里也一样,现在学生们大课间都不做操了,一个个拿着锄头搁那抡的浑身出汗。”林凡点点头。大夏人似乎天生就会种地,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属于农耕文明的。甚至能在腌着咸菜的坛子里,让腌着的白菜再长出菜叶来。开发出前所未有的无土盐碱低温种植。养殖也同样如此,那些被大夏养起来的海兽和雪兽,比当初跟着神明都白白胖胖。这奇怪的天赋导致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大夏几乎没有濒危灭绝的种族。就比如野生娃娃鱼,中华鲟,野生大雁,这些物种一度灭绝,但自从开放养殖许可之后,直接包邮……大熊猫就更别提了,从当初的险些灭绝,直接快被踢出濒危名单了……尤其是大夏的百姓,对于养殖更是有着莫名其妙的恐怖天赋。曾经有老农在山上捡过两只红腹锦鸡,那是专家都无法解决养殖问题的濒危物种,奈何老农不认识,当做山鸡来养。一年后,两只变四十只。研究所里的红腹锦鸡:今天温度低了一度,我直接噶。大夏百姓院子里随手养的红腹锦鸡:呦,玉米粒,九九成稀罕物。“原本还想努力动员一下,结果万万没想到,只是发了个通告。”“咱们的同胞就好像解除封印一样。”“说是中部农业区,现在连东部区域,南部区域,都开始种上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连西北戈壁都得被开垦成良田。”“农科院那边也在配合陈老努力改良品种,陈老和墨门弟子们甚至把弑神机甲都改造成了播种机甲和收割机甲。”林凡:“……”好好好。这么玩是吧。打造几百米高的机甲,是让你干这个的吗……林凡有些无语,但也只能点点头:“多开垦是好事,回头种上粮食,咱们在这场战争中就有了底气。”粮食!永远都是重中之重!林凡沉声道:“咱们现在的存粮虽然很充足,足够吃喝十年,但依旧要重视这个问题。”“神界时间十二天,也就是一年之后,我将会把这个位面交接给农业神殿,他们将会降临。”“农业神殿本身不是强大的神殿,他们的征服大多都是仰仗攻击力强大的青木神殿。”“但这一次,我会让他们瞒着青木神殿独自征服。毕竟谁不想独吞如此磅礴,如此有潜力的位面呢”“而没有攻击力、掌控植物生长周期的他们征服位面,靠的不是武力,而是饥饿。”“按照农业神殿的套路,他们在降临前会让所有农作物和果树全部停止生长。”“饥饿纪元开启,持续一年。”“在此之前,我们开荒的土地越多越好,生产出来越多的粮食越好。而等到饥饿纪元结束……呵呵,咱们也就种开荒的这一年,之后,神明们会帮我们种地的。”能够操控植物生长的农神神殿,本身是没什么攻击力的神殿。只是让农作物和果树停止生产。甚至不如凛冬神殿,毕竟当初凛冬纪元开启的时候,如果没有北境长城和地下熔炉阻拦,那人类不光是要面对寒冷,更要面对饥饿。但即便如此,农神神殿却依旧能造成可怕的破坏。因为这不是可以阻挡的寒风,农作物和果树就是不长了,哪怕修建北境长城,修建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无法改变。上一世,本就因凛冬和海洋入侵而损失惨重的大夏,在这漫长的饥饿中饿殍遍野,活下来的同胞们也都皮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