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章:吴江有女邢蚰烟(1 / 3)

加入书签

贾琮有些无语。林黛玉对这些自然一窍不通。他记得原著中,黛玉曾在大观园与宝钗说过。她所有吃穿用度都是贾府出。所以下人背地里嚼舌根。林黛玉对家产一事是全然不知。古代女人。不得不寻一个男人当靠山,夫便是天。未嫁从父。她现在是谁也不能从了。要说可怜,倒也不是没有......第二日。昭儿请“山人批阅”。再过几日就近选了挺灵日子。彩棚搭在后院花园。贾琮操起笔杆子写讣告、记账。铁牛、曹达华、兴儿、隆儿等并林府下人各自出府发帖。林管家带人招待吊唁者。管潮升气喘吁吁地进来账房:“棺椁选好了。按林老爷生前品级,一副油杉朱漆。”贾琮停笔,看向他问道:“念倒经的僧人、器物祭品备好了吗”“盐运使老爷、知府老爷、并几位盐商老爷吊唁送的器物。都够多了,琏二爷在招待他们。小姐摔盆苦灵、小殓还麻烦琮爷过去照看。”林管家语气诚恳地请求道。贾琮一想林府毕竟不像贾府族人多、下人多。处理起来不乱,足以应付得过来,遂点头答应。管潮升自是不去的,出来账房时好奇问:“景之还没有定亲吧”“没有,难不成你想给我保一桩媒”贾琮稍显怪异地看了他一眼。管潮升嘿嘿一笑,摇头:“没有,就是觉着可惜、遗憾......”........一路跟着林管家进了垂花门,到园子停灵场地。左右两侧宾客满席。深秋的树木大多绿叶凋零殆尽了。铭旌的条幅随风飘扬,寺庙请来的和尚身披袈裟。敲跋念经地转悠,灵前摆满祭品。林黛玉一身白,跪下往盆中烧锡纸。双眸红肿,哭得眼泪都没有了。林管家上前低声劝道:“老爷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小姐的。老爷走得风光,最大的吊唁官儿是淮安的河道总督。才到二七,闻信就送来了礼品。听说一位王爷在那儿,他们对琮三爷甚是称赞。要是当初小姐和老爷说,唉.......”林管家欲言又止,说到最后止住了话口。林黛玉嘴唇动了动。紫鹃出声帮腔道:“琮三爷是会做事的。可你这般就为老不尊了。丧事之前,哪有谈婚事的......”“是是,老奴多嘴了,琮三爷进来了。”林管家叹息一声,摇头再不提及。贾琮踱步到灵前上香参拜了。林黛玉眸光汪汪地瞅视他一眼,素手捧起铜盆摔碎。两颊的泪珠线串掉落,额头伏在油杉朱漆的棺椁棱角上。紫鹃、雪雁去扶她。林黛玉喃喃自语:“你说,家严会往生极乐吗”贾琮点头道:“等在故籍入土为安。姑老爷生前生后都一片风光。素有清名,一定会的!林妹妹可记得家在哪吗”“木渎。”“那好,等过了七七,我们陪你回木渎。我还要去盛泽,林妹妹身子骨弱。好歹哭了灵,先去歇息一会。”贾琮瞅着她两只水汪汪的眸子,心里到底一软。很是扛不住,说完提步便走。林黛玉怔了半响,蓦然生出一丁点儿自悔自恨。空旷的灵堂里只余跋声、念咒声,纸钱、香燃烧的味道。有一串纸钱是她亲手挂起来的。按江南习俗,死者有几岁就挂几片。她此时此刻的心绪,就像那飘飘荡荡的烟。漫无轨迹,被风捉弄。——————馆阁宴席上。在林管家调度下,流水席一席又一席。那位河道总督的亲信送礼、记账了与会。“红白喜事,我家大人叫我运送了三牲冥器。林大人一片风光,豫亲王爷的行辕就停在淮安那儿。本来要派人祭奠的,到底亲王干系大。这才罢了,我家大人给这面子。是为王爷,王爷给这面子!是为荣国府的贾琮小爷......”座上宾客啧啧称叹,贾琏陪笑。商会、会长沈三鹳敬酒:“到底是国公府、天子脚下出来的人。琏二爷、琮三爷都品貌不凡!国公爷后继有人呐......”盐运使大人们都陪笑、恭维、称赞。新任扬州巡盐御史还在路上。这不又可以趁机寻隙吃一笔私盐了嘛!淮北官盐正往南运呢。等过了七七。林府家奴散尽,解除奴契。林管家也含泪而去,扶灵南下。贾琏当先骑马,吩咐兴儿、隆儿他们代哭。这天扬州城南大道围观者云集。出行按七品仪仗,卤簿、条幅飘扬。纸钱洒了一街,鼓乐齐鸣,哭声震天。铁牛哭完又笑:“你死了能有这阵仗吗”曹达华一拍胸脯:“得了,俺命硬。”贾琮骑马随在林黛玉轿前,五云馆楼上。有不少客人推窗,伸头观望。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其中柳采薇正和蒋化蛟在雅间谈诗论画。柳采薇修长玉指向下一指:“中间骑马那位少年便是贾琮。”“果真一表人才,不愧是神童。扬州分社的书我买了,写志怪还有一手。据说林御史有一位千金,都怪年龄小。当时应天府知府做过她老师。夸她聪慧灵敏,不知要便宜了谁”蒋化狡先夸完贾琮,又一脸遗憾地说道。柳采薇轻笑:“十二岁的年纪也不小了。十五及笄,那就是嫁人的年纪!不比我,二十出头尚在旧院。”淮安府,钦差行辕。甘三躬腰站立。余光能瞥见蟒袍玉带的豫亲王爷犹豫不决地翻看书信。甘三是甘氏的亲兄弟,甘氏是豫亲王的乳母。他们一族是川陕总督的远亲。那一年川陕总督进京觐见。豫亲王刚出生,交皇后抚养。川陕总督便联络宫里的太监打通关系。甘氏那时正好生了一子夭折。可以哺乳,容貌、礼数无可挑剔。后来他们姐弟成了豫亲王最亲信的人。皇后下懿旨,皇帝同意。甘三补了亲王府三等侍卫。掌亲王出入安危、侍卫值班事。“贾琮致信,劝谏本王密切关注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