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0章 卖国长老,舔狗圣人(1 / 2)

加入书签

莫理循除了探险家,还有个《泰晤士报》驻京首席记者的身份。

他脑袋灵活,懂得循循善诱,极其擅长挖掘内幕。

他建议:“道长,说说你的出身,及你出家为道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你家境贫穷,所以选择这一条道路呢?”

赵传薪边走边说,不假思索,仿佛真的在回忆:“哦,我小时候,家里不但富有,而且还很快乐。”

莫理循眼睛一亮:“是否后来家道中落?”

赵传薪摇摇头:“害,不但没中落,反而富可敌国。”

莫理循懵了。

伱这么牛逼,当什么道士?

他捋了捋头发,在本子上划拉两笔记录:“那道长究竟为何出家?”

“我也不想出家啊!”

莫理循眼睛一亮:“莫非家中皆为道徒,逼迫你当道士?”

在西方,家人影响可以,但强迫信仰,会遭受谴责。虽然两者没啥区别,不过既当又立而已。

“并非如此,只因贫道过于英俊,想要嫁给贫道的女人,从陇右排到了吐鲁番,实在苦恼,于是去了道观做了道士。”

“……”莫理循不大相信,他转移话题:“道长贵庚?”

“记不清了,四五十岁少说,五六十岁也是有的。”

莫理循又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道长看起来最多三十余岁,是否因修炼才青春永驻?”

赵传薪摇头:“有道是,岁月不饶人,首先不饶女人;机会不等人,首先不等男人。我身为男人,自然老的慢些,但看看周围吧,谁又不是玉树临风呢?”

莫理循左右看看,甭管男人女人,赵传薪称得上是鹤立鸡群了。

他有些抓狂。

这时候,赵传薪伸手:“既然采访已然开始,先把款项结一下,贫道不接受分期付款。”

莫理循苦笑着,掏出六块大洋。

钱不能白花,他又问:“道长算是出世修行,对朝廷立宪之事如何看待?”

赵传薪淡淡道:“知道吗,很多时候,你必须非常努力,如此一来,才能确信自己是真的无能为力。”

终于,莫理循在赵传薪口中掏出个听起来有些价值的话了。

他好像对清廷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记录完微微叹口气。

赵传薪心说你可真是拜错庙了。

“不要因为清廷不立宪而叹息。”他乐呵呵道:“因为清廷又不止是立宪这一件事拉胯。”

“额……”莫理循自来中国,头一次与人说话这么烧脑细胞。

两人边说边往城北走。

因为莫理循说,马汉达去了满营。

他没说罗汉大去满营做什么,赵传薪也没问。

赵传薪注意到,莫理循随身带着一把韦伯利转轮手枪。

快抵达满营的时候,莫理循问:“道长,那日在兰州城,你使的是缩地成寸法术吗?”

“并非如此。”赵传薪矢口否认:“我只是步子迈的比较大而已。你千万别学,容易扯到蛋!”

莫理循终于崩溃,他苦笑:“道长,你的话几句真几句假?”

“哈哈……”赵传薪一乐:“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谈何真假?”

两人已经到了满营。

国人管这叫土围子,洋人管这叫城堡。

来到大门,赵传薪背起手:“门口有守卫,我们也进不去啊?”

或许是暗里埋怨赵传薪胡诌八扯糊弄他了六块大洋,莫理循忍不住揶揄道:“道长不是说,你步子迈的大吗?你不妨迈到城墙上去。”

夯土版筑的城墙,高10米,墙的边长有一里地,的四角各有一正四棱台体角墩。

赵传薪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他果然大踏步,一踏三五米,冲锋至城墙边,猛然跃起。

狂暴甲、智能陀螺仪,加上赵传薪自己的力量,竟然让他真的一步“迈”到了城墙上。

赵传薪转身,摊摊手:“我迈上来了,你呢?”

莫理循瞠目结舌。

之前见的“缩地成寸”,和现在的一步上城头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莫理循心底刚刚升起的那些许不满,顿时烟消云散。

面对未知事物,他本能的保持了敬畏心。

他讪讪道:“表明身份,他们会让我进去的。”

赵传薪听了,眉头微微一皱。

果然,不多时,一个身形魁梧的武官,带着两个洋人出来迎接莫理循。

赵传薪此时也下了城墙,和莫理循站在了一处。

经过介绍,俩洋人,一个是法国科学家保罗·佩里埃特,另外一个唇上留着两撇胡须的就是马汉达。

而健硕的武官,则是满城的都统,姓于,他们都称呼他为于都统。

凉州满城都统其实是副职,但这个职位,在清中后期,一直都是满清贵族镀金的跳板。

赵传薪发现这姓于的很年轻。

于都统听了马汉达对莫理循的介绍后,说:“诚邀诸位国际友人,观摩操练士卒。”

赵传薪眉头一挑,插嘴说:“那感情好,赶紧带我们参观参观,改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