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三章 陈启明的影响力(2 / 2)

加入书签

斩获了三个重要奖项。

三个奖项分别是:

十大劲歌,《饿狼传说》这首粤语歌拿到了其中一个位置。

然后是国内最受欢迎男歌星,这个奖项与最受欢迎男歌星并不是一个奖项。

最受欢迎男歌星指的是在香港本地,而国内最受欢迎男歌星则是指的包括内地。

其中,最受欢迎男歌星被黎明获得。

别看黎明在其他地方可能不如刘德华,但在香港这片地界上,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人气第一。

1993年,他先后推出了多首金曲,甚至还改编了陈启明好几首歌曲,几乎都受到了好评。

而除了十大劲歌与国内最受欢迎奖项外。

陈启明获得的另一个奖项则是最受欢迎国语歌金奖。

《心太软》力压了张学友的《吻别》,拿到了金曲。

至于最受欢迎国语歌铜奖则被颁发给了梁朝伟。

梁朝伟在93年五月发行了首张专辑,也是第一张国语专辑。《一天一点爱恋》。

这张专辑销量不错。

为了嘉奖梁朝伟,他的《你是如此难以忘记》获得了这个奖项。

十大劲歌金曲在陈启明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给他颁发了三个重量级奖项,这不仅让港台的媒体惊讶。

就连陈启明都很惊讶。

他也没想到,无线的十大劲歌这次居然会这么公正。

而更让陈启明意外的是15号的叱咤乐坛。

按照陈启明的想法是,商业电台与香港电台虽然不是一个公司,但后台都是老外,按理来说,自己应该会被打压才是。

另他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没被打压,还斩获不少。

他拿到了叱咤乐坛过江龙金奖,同时,《饿狼传说》还获得了专业全国推介大奖,并且,他的《千纸鹤》与《心太软》还分别获得了叱咤十金曲。

四个奖项,还有两首金曲,毫无疑问,这让他成为了这届叱咤乐坛与张学友旗鼓相当的存在。

《陈启明的影响力》

十七日,一篇东方日报的文章在整个港台范围都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这是一篇关于陈启明与香港电台之事的后续影响报道。

让人意外的是,陈启明与香港电台交恶以后,损失最大的居然不是陈启明,而是香港电台。

据这篇文章描述,自香港电台不再播放陈启明的歌曲以后,香港电台的收听率一天比一天下滑。

在这周的香港几大电台收听数据统计中,香港电台的收听率一落千丈,直接从上周的三大电台第一跌落到了最后。

甚至,这种跌落数据还在以肉眼可见的数据继续下降。

一个人居然影响了一个电台的收听率,这件事被宣扬出来以后,立刻惊到了无数人。

所有人都知道陈启明人气非常高,专辑也非常好听,不论是在内地还是港台,都拥有大批的忠实听众。

但这种因为与电台交恶,竟是直接影响了电台的收听率大幅度下降,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这件事的发生,立刻引起了一些乐评人,嗯,也就是梦里所谓的专家的研究。

根据这些人的研究,他们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陈启明虽然出道时间短,但他的几张专辑所创造出的金曲数量却是已经位居榜首。

三张国语专辑(包括那张被收录进《童话》专辑的ep),一张粤语ep,一张日语专辑。

数张专辑,里面的大部分歌曲,几乎都有无数人喜欢。

甚至,有人分析,陈启明这些歌曲,如果单独拿一首歌出来给别人演唱,绝对都是代表作的存在。

最具代表性的人就是伊能静。

他与陈启明合作的《不得不爱》在传唱度上,甚至比她自己的代表着《萤火虫》更传唱。

就连孟庭苇,她与陈启明合作的《小酒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她所有歌曲中传唱度教高的几首歌之一。

而这两首歌放在陈启明自己那边,却非常不起眼。

无论是《心太软》、《童话》、《千纸鹤》等等歌曲,其的传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香港一家专门统计数据的报纸公布的数据中显示。

从90年开始,华语乐坛要是选一百首歌迷喜欢且爱听的歌曲出来的话,陈启明大致可以上榜十首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整个华语乐坛,他一个人就占据十分之一。

而要是把时间再次缩小,缩到1993年。

那这一年中,最传唱以及最受欢迎的歌曲当中,陈启明将占据一半左右。

一个人就占据了这一年中最好听的歌曲一半。

可以想象,香港电台听不到这些歌,歌迷会作何反应了。

反正听电台又不是只能听你一家。

在你这里没有我喜欢听的歌曲的情况,我自然会选择换台。

因此,这就造成了香港电台与陈启明交恶,并停止播放陈启明的歌曲后,大批香港电台的听众开始转移电台的情况。

并且,还是出现大规模收听率下降的情况。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