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他图啥?特么的他图啥?!(2 / 3)

加入书签

的。

相当于炎黄集团差不多就是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便可以赚80来个亿。

放在桌下的拳头攥了又攥的,智柳心里面也是懊悔不已。

这些……

本应该是属于他的啊!

他心里很清楚税控机的市场、利润有多大,相比起现在整个市场的盘子来说,这完全是再造一个市场的节奏。

当初要是宋儒华找他的时候,他要是不压价压那么狠,哪里有卿云什么事!

而会议室的众人听见马雪征这么说,表情也是没好到哪去,整个人都麻了。

对炎黄集团8月实现销售收入,此刻他们心里是有预期的。

毕竟燕京税务这边是最后一批,那么反推最早的一批很可能便是8月就实现了,这很正常。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会有这么大金额的销售收入。

按照月初得到的工业产值12.6亿数据,以及后续进一步的工业统计,他们很清楚,炎黄集团8月一共生产了30万台电脑,每台成本大概就是4200元。

如果按照炎黄集团生产了多少就销售了多少这种极致的情况计算,那么每台的售价是5500元,单机毛利达到了恐怖了1300元每台。

这还是建立在炎黄集团的所有产出全部转为了收入的假设下。

很显然,这不可能。

所以……

炎黄集团的单机毛利的真实情况,完全是比这个数字只高不低的。

“按照报表推测,他们的整机毛利率23.6%,高于行业平均值13.1个点,是行业均值的一倍有余,这表示,他在税控机上的利润非常可观。”

马雪征的这句话,在众人耳里听来,完全像是废话,但为他们原本脑袋里的想法提供了数据的注解。

毛利率是行业的一倍有余……

而且,众人心里非常清楚,这个毛利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

不仅仅是目前他们得到的数据不匹配造成的。

更重要的是,此刻的数据,是税务端的销售数据。

真正的企业端销售,根本还没有计入。

企业端的毛利有多少?

众人都不敢想象了。

好吧,税务局的那些局长、处长、科长、专管员们都在帮着销售,这毛利率要是比税务端只高20%以内,那算炎黄集团在做慈善。

马雪征继续说着,“报表上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复算回去,炎黄集团增值税大体税负率是5.1%左右,基本处于行业的高线。

也就是说它的成本在当前阶段,和我们相比,其实是要高上10%左右的,所以……

这代表着两种可能性。”

马雪征继续说着,“两种情况,一种是炎黄集团的成本管控能力,其实是在业内倒数的。

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则是炎黄集团本身成立不久,所有的人和事,都在磨合之中。

二则是,炎黄集团在供应链上的议价能力不如我们,换句话说,这是因为它的规模不彰,导致供应链不愿意对他们释放更好的价格。

第三就是卿云的高福利政策,推高了成本,但是这一点,随着规模相应的增加,是可以被抵消的。

三者归于其一,就是规模问题,从财务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击败炎黄集团,必须限制他规模的量级增长。”

不过话说到这里,马雪征也是苦笑了起来。

限制炎黄集团,谈何容易。

炎黄集团的市场,幻想进不去,而幻想集团的市场,炎黄倒是理论上随时可以打过来。

智柳闭着眼睛,也是没好气的问着,“第二种呢?”

“第二种情况,便是他们的用料相较于行业而言要更为优质,从而带动了成本的上涨。”

智柳闻言,点了点林旻,“后面查查他们的原料供应商,看看有没有法子给他使绊子。”

所谓用料不同,是因为很多配件供应商还有代工的模式,就是整机商指定原材料,供应商按照整机商提供的原料比如颗粒、电容进行来料加工。

这就是为什么同为一个型号的硬件,比如显卡,明明是一个代工厂出来的,质量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

用的东西都不一样,自然会有差别。

智柳沉吟片刻,转头看了一眼杨志远,“志远,你去查查他们的拿货价格,如果有可能的话,通过我们的关系阻止其在因特尔的等级提升。”

因特尔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最高级别是nc伙伴,国内只有幻想集团属于这个级别,享受最优先的提货权,最优惠的提货价格、最大力度的基金扶持和销售返点。

第二级便是locloe,目前国内的华清同方、燕大方正、兴天下、七喜这四家属于这个级别,待遇要比第一级差上不少。

第三级是chnneloe,像实达、新蓝、八亿时空、八达、长城这些中小厂商属于这个级别,待遇又要比第二级差上不少。

第四级则是未评级客户,待遇最差。

众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以幻想集团和因特尔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让炎黄集团升级慢一点是可行的做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