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 少年做事,不留余地(2 / 3)

加入书签

忧也相信,黄老师应该也能看明白,他那四万元,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首倡的缘分会更深的

“老大!”

辛子俊、刘觉宗、焦定平三人兴冲冲的跑了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捏着一部手机,脸上笑开了花。

其实,在2003年,全国高校的手机普及率已经突破70%。

‘学生在上课时间及校内公共场所须将手机调至振动档’这条校规也在2003年被陆续写入了学生手册。

禁止小灵通的华亭中心城区,大学生们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好在还有二手手机市场的存在,花个百来块钱或者小几百买个三四年前的手机,也是当时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的选择。

此刻他们聚在一起,除了‘团伙作案成功’的喜悦分享以外,更重要的是一起去取钱,准备给管理老师送过去。

人情世故嘛。

送给黄老师,他们也不会太心疼。

毕竟黄老师对他们有恩,说到底,如果没有黄老师,他们也挣不到这笔钱。

……

不可描述的场景自然不能描述。

从黄老师办公室回来后,莫忧等人有课的去上课,没课的回到信息中心‘上着自习’。

机房,肯定不能抽烟,他们也就是坐在机房外面的办公室里。

坐在位置上的焦定平美滋滋的打开电脑准备上网看看论坛,他想换一个新手机。

手里的3210,屏幕已经有些漏液了。

而旁边的辛子俊则一脸惊讶的大呼小叫了起来,“快快快!天之涯论坛!炎黄集团硬刚华亭交大!”

原本淡定的看着申论的莫忧也不淡定了。

他猜到了小卿总的目标就是华亭交大,但是当这一幕真正发生的时候,他还是感到很是震撼。

莫忧也打开了面前的屏幕,手指快速的在键盘敲击着。

天之涯的论坛里,一条《炎黄集团关于华亭交大学生涉嫌恶意诽谤我司首席架构师苏采薇女士的情况进展通报》的帖子高高悬挂在首页头条的位置中。

这件事无疑是热点。

一个民营企业,去硬刚一所顶级985名校。

这特么的也太疯狂了。

但是让莫忧完全想不通的是,中午的时候,天之涯的头条不还是‘秦家小公主力压復旦女神’吗?

怎么这么快就在十大热帖里消失不见了?

莫忧叹了口气,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资本的力量了。

或者说,这就是顶级文科的力量了。

他们永远只让你看到他们需要你看到的东西。

现代社会是离不开传媒的,拟态环境理论,大众所了解到的,都是媒体创作希望你了解的讯息。

文科生说:世界的发展可以没有文科,但不能没有理科,理科生能改变世界,而文科生不能。

作为一个以数学起家横跨到计算机领域的理工科学生,莫忧在仔细研究过校领导的文理科比例2:1后,对此便有了怀疑。

大学老师,真不一定是普通人这辈子所能接触到的社会天花板。

毕竟,大学老师的种类也有很多。

但这句话换成大学校领导后,那就是完全正确的了。

带着这个疑问,莫忧再去查阅地方上所有机关单位四套班子的文理科背景,却惊讶的发现这比例变成5:1甚至是10:1。

从此之后,莫忧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盲目的附和论坛上那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论点。

论点只是个人的观点,哪怕这个‘个人的观点’被绝大部分人所认同,也不是事实。

所以,此刻莫忧回过头再来看这个所谓炎黄集团事件情况通报,就觉得这通报就很有意思了。

莫忧发现,事件的起因什么的全篇都以那个诋毁贴原发帖为基准,也非常公开透明的放出了信息提供者提供的数据。

甚至包括炎黄集团对莫忧等人的转账记录,只是关键部位比如姓名、银行账号进行了部分打码处理。

莫忧看得是苦笑连连,幸好是打码,而不是莫某某等人,这让他心里好受不少。

看得出来,小卿总算的上是厚道人,没有暴露自己等人的隐私。

后面的最新进展是炎黄集团通报全网,称公司已报巡捕房,并致函华亭交大以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为名,要求华亭交大24小时之内交出发帖者,希望华亭交大作为全国顶级名校要维护社会正义、恪守国家法律、不要包庇罪犯。

随后,炎黄集团甚至将报案、立案记录、请华亭交大配合的函件全部上网进行了公开。

一副誓不罢休的模样。

虽然众人明知道,小卿总这是在为自己女人出气,但偏偏就是打着公司的名义。

莫忧看着报案、立案的文件图片上的公章,心里也是好笑,不过也深思了起来。

报案,有两个记录,一是华亭,一是锦城。

而立案文书,是锦城巡捕房出具的。

好吧,也没错,炎黄集团是注册在西蜀锦城的企业。

也难怪从报案到立案速度这么快速。

本就是小卿总的大本营。

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