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五二章 中东铁路之战(2 / 5)

加入书签

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包括王言自己也不清楚,因为除了边境的小摩擦,东北军已经好几年没打仗了,一直都是训练训练再训练。所以为了检验手下部队的战斗力,他动手了。

最近几年,老张还是如同原本那般立起了山头,发展的甚至还要比历史上更好一些,他的恩人当然是王督军。袁大头在的时候不放心,小日本也不放心,一个给官、给政策,一个卖武器,帮助他提升部队的战斗力。老张也确实不服,不说要一统东北,但北方强敌在侧也睡不好不是,所以自然是借势壮大。

原本历史上就是这一年,老张统一了奉省军政,同时兼并了黑省,两年后算是跟小日本合伙,谋了吉省,成了彻底的东北王。现在虽然黑、吉两省他兼并不了,但是统一奉省还是做到了的。兵力有十三万左右,装备的虽然不如王言精良,但是也挺不错了,还有一部分是王言卖的呢。不过想要做东北王,那他是做梦了。所以王督军动手,有一方面,就是要震慑住最近越来越跳的老张,以及没事儿总搞小动作的小日本。

有一方面,就有另一方面。对于中东铁路,他是早都惦记的。自从零九年跟俄国交了手,满洲里对峙事件之后,这些年都是和谐共存。在自己的地盘中心,允许老毛子以及小日本驻军,他已经忍很久了。

原本的历史上,有一个争议颇大的中东路事件,是小张领导的此次战斗,最后大败亏输。许多人认为,是这一次大败让小日本看到了机会,鼓动了小日本内部鹰派的野心,最后才敢于出兵全面侵占东北。如果胜了,如果大胜,小日本势必再晚一些发动攻击,即使会打,也不会敢以区区五万人动手。再加上个不抵抗,彻底的给小张锤死了。不过另一方面来说,老张被炸死在前,中东路在后,说明小日本也不是那么害怕,到底怎么样也说不好。

当然现在的局势跟那会儿不一样,小日本跟老毛子打的那一仗还没缓过味呢。话不敢说死,大概率是不会全面开战的,还得是说到铁路的最终归属。最后是被老苏大哥,卖给了小日本。这种事儿对于王言来说,当然是无法忍受的。

现在时机千载难逢,因为正是一七年八月,俄国内部已经不是不稳了,正是处于改天换地的关键时候,二月、七月的一系列影响,内部是一团乱麻,是亲爱的达瓦里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东方边境是无暇顾及的。不动手,真是对不起王督军受的这几年窝囊气。

这天,十九号,上午。

都军理事府,三楼靠东的作战室中,是分隔开的一大一小两个空间。小的空间中,是一群电报收发员滴滴答答,快速的接收、翻译前方传递过来的信息,还有人在把来自王都督的信息发送给前线作战部队。

对于信息网络的建设,王言从来没有掉以轻心。他的电台设备普及到了团一级,这就是有钱的好处。不过他不会直接指挥团级单位作战,那跨的太多,也太累。他的指示从来只到军、师一级,也不会跟别人说怎么打,那是作战部队的领导要考虑的问题。他把握的是大的战略,要的是达成既定目标。

大的空间中,有一整面墙上贴着东北的详细地图。此刻,王言就叼着烟站在地图前,听着一边手下的报告。

“满洲里,第一军第三、六、十二师已经发动攻击。”

“鹤城警备团刚刚来电,已经控制了铁路站,并俘获了俄国三百俄国士兵。”

“冰城……”

“春市铁路段,遭遇日本人强烈抵抗,但是他们的驻军只有五百,预计半小时内彻底拿下。”

“海拉尔……”

“绥芬河……”

“俄国海参崴增援部队已经出动,前线查明敌军主力……”

“北方边境俄军大股出动向南,已经与第四军第一、三、四师于黑江中断……地区交火……”

“奉省交界,张做林手下东北军有异动,动向不明。”

“京城来电,大总统问都军大人为何无故擅起战事。”

王言淡定的听着手下一趟趟的报告,目光在地图上随着报告来回转移,脑子里判断着整个战争的形势、走向。

“命,第五军第一、二师,南下驻防奉、吉边境,第三、四师调往鸭绿江,第三军第六、七、十一师增援绥芬河,第二军三个师全部北上往同江一带。命二十架战斗机护卫轰炸机飞往满洲里空袭支援。调第七炮兵团……”

他的军队就是五个军,一个军四个师,余下的三个师独立调动。虽然番号都有十几的,但也就是番号。

一系列命令下达之后,王言淡淡的说:“回电大总统,滚犊子。”

传令文员强憋着笑意,力争敬礼之后转身赶紧的跑到隔断里传递命令。一边坐着的,一群作战部的人也是肩膀耸动。

这也不能怪王督军,实在是这大总统明知故问。现在当权的是直系,大总统就是后世一句‘我想死你了’,享誉多年的著名相声演员的太爷爷。那我都打上了,你跑这质问我,像话吗?大家什么关系自己不清楚么?还跟我要说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就是为了铁路才跟老毛子开战,还质问?就是有旁的战略目的,他能告诉吗?尽说没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