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二章 尸祖是个大好人啊!(1 / 3)

加入书签

就算看到神魔尸体,但能刨了神魔坟墓不死的,这是什么运道? 能扛得住神魔井下的侵袭,还能刨神魔坟墓而不死,简直是老天卷顾的幸运儿。你就算是将周天子给拽来,他也不敢这么造啊!”南华真人盯着崔渔: “你既然能获得女魃的神魔之力,刨的这么轻松愉快,不如行行好,替我再去取一份如何?你放心,老道士绝不会亏待了你。” “道长为什么不自己去?”崔渔盯着老道士,他觉得这个老道士是有真本事的:“或者是找个身怀血脉之人去也行啊。” 血脉之力并不会引起昆仑镜的反噬! “而且,这世上应该也还有别的神血吧?道长何必觊觎神魔井下的神血?”崔渔看向南华。 他其实是来问南华真人关于神通事情的。 尤其是南华真人居然看出了他的三昧真火! 这说明自己猜的没错,这个世界是有神通的! “人练出来的神血,与天生地养的先天神灵血液能一样吗?”南华真人仿佛看白痴。 人造肉和真的肉能一样吗? “人也能练出神血?”崔渔好奇的问了句。 “当然能。”南华真人看着崔渔,知晓崔渔没有系统拜师,很多事情都不清楚,于是开口耐心解释:“我辈练气士,某一种诡异之力修炼到极致,就会演变为神通。演变为神通之后,神血就会在体内反哺,化作神血。” “练气士的终极目标就是神通!将诡异之术化作神通!诞生神血,然后以神血替换人血。” “那这世上应该不缺少神血,也不该缺少神魔武道筑基之人吧?”崔渔问了句。 “神通衍生出的神血,带有某种神通属性,根本就不能用作武道筑基。比如说那唐周,裂变术修炼到极致,演化出分身术神通,诞生的神血只能用作分身。” “那石龙的炼铁手,修炼到极致,诞生五行之气,演化神通‘掌握五行’,其五行神通反哺,诞生出五行神血,神血只能催动掌握五行。”南华真人道。 “天下间任何一种武道、任何一种诡异手段修炼到极致,都能演化为神通,诞生出神血。但想要将术法参悟到极致衍生神通何其之难?”南华眼神中满是感慨。 “而且这种后天诞生的神血,缺少了先天的那种道韵,根本就不能用来神魔武道筑基。而且这种依靠神通诞生的神血,还有一个致命破绽,一旦神通被破,神血就会随之消失。这种神血并不稳定,不能传承给血脉后裔!否则岂不是神魔武道筑基满大街跑了!” “道长知道唐周?唐周分身术已经练成神通了?” “唐周的裂变术可以演化为分身术?”崔渔眼睛亮了。 “不错,唐周的天资、悟性绝对是最顶尖的!” “道长可知唐周修为几何?”崔渔好奇的问了句。 “实力只怕是传说中的南华老仙之下第一人。他有三百六十五具分身、本体日夜修炼,数百年来就算每一具分身修炼一种术法,有十分之一演化出神通,那也该是何等不可思议的力量。”南华抚摸着胡须。 “唐周真有那么厉害?”崔渔有点不敢相信。 “厉害的神通只要有一手,就能克制他千千万万。不过唐周厉害是真的!他的分身术已经参悟成了身外化身,似乎已经开始研究滴血重生了。”南华道。 崔渔倒吸一口凉气。 以后对付唐周道任务还是交给心猿吧! 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而且这个世界有神通崔渔并不意外,神魔他都看到了,没有神通才奇怪。 “武道修行只要到了第四境界武道法相,都会获得驾驭天地之力的本事,能够引动天地之力为己用。” “我说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你要是能帮我带出来一缕血脉,我收你为徒,再赠送你一只刍狗。”南华真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只刍狗,在崔渔面前晃悠。 他承认,现在有点绷不住了,想要将崔渔收下。 至于说尸祖祖咒,以后未必不能压制住。 黄天只要能君临天下,就算远古魔神复苏,也要匍匐于自己的脚下做一只扑街狗。 “一只破草狗罢了,有什么了不起?”崔渔目光落在草狗身上,他确实是察觉不到草狗的作用。 “收徒免了,你这老道士能有什么本事,连守诚都教不会。以后我一定要去拜入大教!”崔渔脸上露出一抹得意: “我承认你有一点本事,但想要做我师傅,还是差了一些。你比得上哪太平道的唐周吗?” 老道士闻言一愣:唐周?崔渔在问自己比不比得上太平道的唐周? 看到老道士愣神 “你连唐周都比不上,还想收我为徒?”崔渔嗤笑一声:“至于说你那破草狗,有什么好的。” 唐周他都能过两招,他觉得想要收自己为徒,怎么也要比唐周强才行。 他现在修行一日千里,要是拜的师傅太差,那算什么样子? 就看虞吧,跟随老道士修行一年,没见到增长什么本事,连个诡异都对付不了。 这老道士不行!唐周都比不上。 南华真人无语,低头看着自家手中草狗。 “破草狗?”南华摇了摇头:“鸡同鸭讲,你去吧。” “给我一只瞅瞅。”崔渔手急眼快,一把夺过南华老仙手中刍狗,然后塞入了袖子里。 南华说用刍狗换血液,可见这刍狗不凡。 他虽然贬低老道士,但也不是傻子。老道士觉得自家草狗能与神魔血液相比,崔渔心中起了好奇,这草狗凭什么在老道士心中有这么高的地位? 看着崔渔远去的背影,南华老仙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真他娘的是气运之子,可惜沾染了尸祖诅咒。不过就凭他刨神魔尸体不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