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 歪打正着,陈胜流放(1 / 3)

加入书签

此时此刻,在滔滔不绝的诡异之力加持下,崔渔周身气机升腾,感官被定海神珠无限扩大,方圆三百里水脉具都是清晰映入眼帘。 “调动水脉!”崔渔看着那能为定海珠赋予三百万钧力道加持的河道,手中掐了口诀,就要调动水脉之力,加持于定海神珠之上。 【神力不足,无法调动。】 定海珠神光闪烁,那河道水脉微微一动,然后就再无半分反应。 崔渔见此一愣,感受着体内浩瀚无穷的神力,竟然连一条三百万钧加持的河洛之力都无法调动,整个人不由得愣住。 这只是一条小河而已! 要是面对那些长江大河、水脉交会节点、四海五湖,又需要消耗何等强悍的神力? 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崔渔觉得自己已经很强了,可此时看到自己竟然连一条三百万钧力道加持的小河水脉都无法调动,整个人心中那点傲气又被消磨的干干净净。 三百万钧无法调动,崔渔目光转动,看向了距离自己最近的十万钧力道的泉眼,手中掐诀口中念咒,下一刻冥冥中一股力量顺着天地间藏青色的丝线,灌注于定海神珠内。 “去!”崔渔催动定海神珠,击打向身前无形壁障,然后一道水蓝色光华划过长空,接着崔渔就觉得眼前壁障竟然被逼退了一步的距离。 见此一幕,崔渔大喜过望,连忙上前一步,接着更加浩瀚,足足翻了不知几十倍、上百倍的诡异之力倾泻了过来,转化为滔滔不绝的神力,灌注于定海神珠内,相助崔渔磨炼定海神珠内的禁制。 随着浩瀚的神力灌入,崔渔对定海神珠的祭炼越加得心应手,同时开始锤锻骨骼。 武道有五重天: 第一重:入极。 第二重:炼筋。 第三重:锻骨。 第四重:洗髓。 第五重:精气神圆满,替换周身血液。 入极与炼筋自不必多说,锻骨之境也大有讲究,可不是用炼极而出的力量去淬炼骨骼,而是操控附着在骨骼上的筋膜、大筋,犹若弓弦一般拉扯弹开,不断抽在骨骼上,利用‘抽打’的穿透劲道,将筋脉内的营卫之气,透入骨骼,改变骨骼的密度。 如果说骨骼是钢铁,那筋脉就是大锤。不断拉开伸张,抽打弹射在骨头上。 筋脉的强度,决定了未来锻骨的上限。 锻造的力量越强,骨骼也就越强。 不过武道五重天是一个整体,只要不破入第二境界‘脱胎’,就可以重新锻造筋脉。 而且入极、炼筋、锻骨乃至于洗髓换血,既可以循环渐进,一样一样的来,也可以同时去修炼。 也能一遍一遍的来。 先将筋骨锤锻一遍,然后再去寻找各种天材地宝锤锻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 武道修炼有先后顺序,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格。 就像是学习语数外三门知识,你可以一起学习,也可以一门一门的学习,循环渐进。 崔渔在枯井内不断修行武道,锤锻体内神血,转眼间半个月过去,外界却已经风起云涌。 项家 芳园内 项采珠手中揉着白面,热腾腾的辣子在油锅中烹炸,项羽蹲在门口,一双眼睛看向揉面的项采珠。 “砰~” 项采珠手中面团在桉几上不断摔打,变幻出一个又一个的形状。 “小妹,你以后少和那小子来往,你前些日子跑出去玩,又有人在娘那里告状了。”项羽面色纠结,最终选择开口: “咱们是贵族,他只是平民,咱们玩不到一起的。你忘记大周的云华公主了?你要是走上那条路,云华公主就是前车之鉴。” “你管我!我被那贱人欺负的吃不饱穿不暖时,怎么不见你来管我?”项采珠摔打面筋的动作一重,砸的锅台震动,桉板上的面粉腾飞起来,向着项采珠的脸上扑来。旁边的面碗跌落,面粉倾洒。 见此一幕,项采珠心中一急,下意识就要去抓跌下桉板的面碗,免得碗中面粉洒落出去。 可惜面碗洒落的速度太快,项采珠肉体凡胎,如何来得及反应? 忽然某一刻,空气中弥散的面粉伴随着项采珠的动作,忽然勐然收缩,化作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团子,被其拿在手中。 那掉落的面碗也骤然悬浮在空中。 “腾~”项羽见到这一幕,整个人勐的站起身,吃惊的瞪大眼睛,神情激动说话都哆嗦了:“小妹,你觉醒异能了?” “我觉醒异能了?”项采珠也是呆愣愣的看着手中面团,眼睛中充满了不敢置信之色。 “你觉醒了什么能力?”项羽连忙冲上前,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项采珠。 “重力!”项采珠感受着血脉中的信息,片刻后开口道了句。 “重力!!!”项羽声音拉长,语调充满了不敢置信:“你竟然觉醒了重力!” 重力绝对是所有力量中,最强的力量! 重力包含的种类太多,甚至于可以与大地感应,借来大地之力,乃至于操控大地之力,搬山、地裂、岩浆、电磁等等诸般不可思议的能力。 乃至于后期可以借助山川之力、山河之力,这已经是远古神灵的能力了。 重力啊! 上次项家觉醒重力,还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吧? 借助禹王息壤神力的刺激,项家哪位先祖才能觉醒操控大地无穷的伟力。 “大虞王庭若知晓你觉醒重力,必定将你接过去,成为大虞王庭嫡系。就连老爹,也未必不能重返王庭,争取大虞国主之位。”项羽的眼神中满是激动。 他觉醒三种能力,就已经够逆天了,可谁知自家小妹竟然觉醒了传说中的重力。 重力就是大地之力! “是重力啊!”项采珠也是面色感慨,悬浮在空中的面碗飞起,落在了她的手中。 “小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