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255章 营生才开张(2 / 2)

加入书签

襄阳的女帮主知府开森啦,杨兴运很有感触的说三少爷总是有办法,后续西宁州的食盐会源源不断的顺水而下,咱们是真的不缺盐了。

临安的史儿子还在做着食盐的发财梦呢,盐商送来多少他收多少,仓库里渐渐堆成了山。

他收到襄阳的密报,神威军动用军盐发送到百姓家里了。

小朝廷里从小皇帝到守门牙将都在弹冠相庆欢腾起来,大赞史相厉害,只用食盐这一招便死死的卡住了川蜀的脖子,那赵弃儿迟早要到江东来跪下磕头,认祖归宗,朝拜天子。

史相严令关卡严查死守,绝不允许一粒盐流进川蜀。

半月之后,西宁州的食盐进入成都,江船源源不断的送来二十万斤食盐。这是周平组织水师的兄弟与时间赛跑,赶急送来的。

赵邱舒芸看到密密麻麻的运盐船信心百倍,立即领人分配调度。

第二天,新开张的合作社分店便挂出了最新盐价,低至江东海盐的一半,而且还是不限量。

老百姓立即乐呵了,一个个买到盐的奔走相告,咱们再也不愁没盐吃啦。

街头巷尾的又热议起来,张三得意的说:看嘛,老子就说三少爷有办法,咱们有的是盐不是一句虚话。你娃儿就是瓜皮一个,买那么盐干嘛,又不能下崽?

李四在边上嘿嘿的笑着,呵呵,这盐看着有点糙,便宜呢,才一半的价,呵呵,呵呵……

成都府衙,丁公开森了,召集大家府衙议事。

赵玉林不但成功的稳住盐价,还将进出昌都州的民工队固定下来,通过运盐增收,降低了神威军进驻康延川的军费开支。

丁公心情大好,笑呵呵的让舒云副使将卖盐的银子划拨一份给西宁州,用于该州道路修造和驿站扩建,要改善民工队的吃住条件。

大家都是一致同意,乐呵呵连说应该、应该的。

他问:府衙收齐了贪腐官吏的脏银,足足上千万贯了,今年咱们不缺银子啦。

赵玉林明白,这是老爷子有想法,要花点钱了。他还不清楚老爷子的具体打算,笑哈哈的吃茶不语。

前些日子定下花消二百万贯,用于城内的排污沟渠治理和道路修缮,如今城里到处都在开挖了,赵玉林还真不晓得他要如何花钱?

不一会儿,老曹开口了。

他说最近去了府学,看到院墙斑驳,房子破旧,认为该修一修啦。

赵玉林见老曹看向自己,丁公又眯着眼睛颔首,晓得他俩通过气了。呵呵,这老头儿有点意思。

赵玉林见大家不开腔,咳嗽两声说只是修缮这样的小事咱们以后便不再这里议了,他认为五万贯以下的事情丁大人可以自决。

丁公马上睁开了眼睛,疑惑的看着他问是啥意思?

别看丁公身为知府,制置使,大宋的银子可是管理的超级严格,即便是府衙要花钱,自己找不到,需动用府库的话必须由户部批准。

所以,这老头儿听到赵玉林说他可以随便花钱时,反而不爽啦,以为是在调侃他呢。

他笑呵呵的说大人眼下就是川蜀的掌舵人,开支几万贯钱这样的小事都不能自主,还做啥当家人?

众人立马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他说,今后制置司下的各个司需支出三万贯以下的,丁大人欲开支五万贯的事情都不议了,叫幕宾拉出一个事由单来大家知晓即可。

众人立马欢喜啦,一个个都是笑逐颜开的。

丁公更是笑的像个弥勒佛一样,他轻轻敲敲桌子说此事还是听他的,各司一一万贯为度,他这里就两万贯的用度好啦。

赵玉林说肯定得听丁公的,接着又啰嗦一句:诸公还需省着点哦,咱们这才建起个小家,营生才开张呢。

桌子上的人一个个都乐呵呵的颔首点头,不住的说:“那是、那是。”开心的不得了。赵玉林一句话,叫大家都没事情要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