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93章 力量不够大(2 / 2)

加入书签

小皇帝正在发怒,责怪信使打扰了他开枝散叶的大好事,王典紧急赶到了,详细陈述过前线兵败的情况后要他老爹那主意,是投入新宋国做藩属,还是请求新宋出兵,还是准备向倭寇投降,做岛倭国的阶下囚。

小皇帝被自家儿子如此洗刷,身上仅有的一点儿男子汉阳刚之气被他儿子给全部抽干,代之而来的是肝脏升起熊熊怒火,这厮歇斯底里的大骂领军主将无能,害死三军,祸国殃民,无形之中将王典一起批了。

然而,批归批,骂归骂,善后还是少不了王典的。因为找遍他的小朝廷上下,只有王典最适合。

这厮立即着礼部草拟奏章,很不情愿的从小龙床里面的床头柜取出他的袖珍小玉玺盖上,叫王典立即启程送去辽阳,咱们铁定做新宋属国,请新宋国上皇下诏,赶快出兵。

王典带着公文来到辽阳路的沈州面见冯贵齐,这丫看过公文之后还是叫王典不急,他得奏报成都中枢院。

这都火烧眉毛了,王典咋能不急,这丫扑通一声跪下,乞求冯贵齐立即出兵。他担心倭寇推进太快,等不到新宋出兵,倭寇就要占领高丽全境啦。

这丫也不是危言耸听,高丽的主力都在前线作战,可以说前线以外再无兵力,妥妥的后方空虚。

倭寇放马进攻,还没有歼灭的高丽军等于将后背交给了敌人。被倭寇反包围后各个击破,其防御阵地已经土崩瓦解。后方无兵,陷落更快。

但是新宋国出兵,总要准备准备,至少要集结部队嘛。

冯贵齐严肃的说:本帅再胆大妄为,也要得到国主恩准嘛。这样,他这里立即下令边军备战,做好出兵的准备,待得到赵国主的旨意后立即出兵。

随即便令顺风处传信成都,传令坪壤的边军主将刘整立即集合部队,准备出击。

王典没辙,也只能如此。他和冯贵齐告辞之后返回汉水边上的小皇宫,他老子已经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紧张的问新宋出兵没,咋没见神威军来呢?

这丫没好气的说:冯帅还要上奏成都朝廷呐,这一来一去,少不得十天半月才有消息。

小皇帝不管三七二十一,质问咋个如此之慢,还要再等上半月?恐怕倭寇打过来后咱们都亡国啦。

这厮到现在才认识到高丽国没得战略纵深,他随时可能做亡国奴。

王典不和他老子磨叽,紧张的和臣子们商议着应对之策,要尽可能的迟滞倭寇的进军步伐。

辽阳路的安抚使、领军主帅冯贵齐早就忙碌起来,得了高丽做藩属的正式国书后他立即赶赴坪壤,问刘整十万人够不够?

刘整十分自信的说:足够。

依着《孙子兵法》,倭寇十万,咱们至少得派出三十万。

但是倭寇和高丽激战,虽然打败了高丽人,也是樯橹之末,再加上咱们的军械先进,士兵训练有素,十万神威军足以击败倭寇。

他如此这般的将出兵计划和盘托出。

冯贵齐一脸郑重的说:此次迎战倭寇,三少爷叫本帅放手让刘贤弟用兵,本帅就在坪壤做后援,用后方的守备队跟进戍守,再发动五万百姓送军需,保后勤。

打仗,就全看刘贤弟啦,静候贤弟佳音。

刘整激动了,腾的站起来给他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成都,赵玉林接到冯贵齐飞鸽传书,立即回信“自处,不宜将倭寇放回去。”几个字。

在他看来,整个岛倭国都是新宋国的,迟早要叫倭寇臣服,那就必须拔掉岛倭国这只恶狼嘴里的所有牙齿。

冯贵齐还在紧张备战,担心神威军的水师跟进太慢影响前方作战。

刘整认为不能先打倭寇的水师,一旦倭寇的水师被歼灭,他们担心后路被截断就会拼命后撤逃跑,这仗就不用打了,敌人很可能从釜山登船逃脱。

三少爷既定的歼灭倭寇于高丽半岛的决策便无法实现。

因此,咱们的水师出动就不宜过早,也不宜太迟,一定要恰到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