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90章 老黄牛工匠(2 / 2)

加入书签

魏人生好上没三日,心上人立马就要离开,小姑娘郁闷了,立即来找他老爹改正。

赵玉林听得却是笑了,看到自己女儿不喝茶,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玩弄腰间的配饰,奇怪的表情根本就不像平常见到的赵光顺,觉得事有蹊跷,便给她说:这事儿可不是随便闹着玩的,他要细细考虑。

光顺不看他,嘟哝着说:反正她就不许那个小执事去秦州办差,爹爹看着办。

正在这时,余大异和李大奎到了。

两人见状都是乐呵呵的喊:三公主呀,果真是三公主来了。

赵光顺裂开嘴巴喊了两声“叔叔。”艰难的对着两人笑笑。赵玉林马上拉起女儿往屋外推,叫她先回家去等着。

两位尚书还乐呵呵的说:不急,他们不急。

赵玉林招呼他俩去小客厅坐下,告诉他们打算搞个大国工匠的褒奖大会,对全国在创造发明,新机械制作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大师,大工匠进行奖赏,鼓励这些人脚踏实地的为朝廷做贡献。

李大奎乐了,连说应该的,参加筑路的大师傅们不少都是饱读诗书的饱学之士,和咱们工地上的士兵、布衣一样的在泥地里同吃同住的解难题,应该对他们好好奖赏。

赵玉林摇摇头,批评李大奎的想法不对,读书人应该奖赏,一心做手工的师傅有创新也要奖赏。

大奎马上醒悟,连说“对对对。”都应该得到奖赏。

余大异问他:那就是从事做工,发明创造的工匠、师傅都要评选颁奖?

赵玉林说“对头。”他叫余大异去一趟鸿蒙谷和谷主陈显好好商议一下,翠屏山和鸿蒙谷有不少大师傅就像老黄牛一样,一身都在试制所里干活儿,没出来见过外面的新城市,新面貌。咱们要对这些有功之臣大奖、重奖。

说道这里,他觉得此事应该由礼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心做事老黄牛型工匠,潜心钻研的鲁班型工匠。他叫二人去和礼部商议,选拔出新宋真正干事的大国工匠,好好的奖赏他们。

还要形成制度,今后每隔三年还是五年,咱们要一届一届的办下去。让这些人衣食无忧,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

两位尚书看到他如此关心营造,欢喜的不要不要的告辞离去。

回去,赵玉林见光顺在陈宸怀里腻歪,问她魏人生咋个欺负人了?

陈宸笑盈盈的说咱家光顺看上那个小执事啦,做爹爹咋就一句话将人家的意中人给发配去了秦州呢?

快、快、快,从实招来。

赵光顺一脸害羞的站到了陈宸身边去搓衣角,看到侍女送来茶水,马上接过去送给赵玉林。

陈宸佯装生气的说:看吧,咱家闺女如此乖巧,做爹爹咋能忍心坏了人家的好事,下到圣旨将人生留在锦官城。

赵玉林笑了,他说咱家光顺才多大点,那魏人生可是不小了。

赵光顺立即说:她看着就像大哥哥,一点也不觉得大?

陈宸瞪了他一眼说:光顺的妈妈看着还比哥儿还小得多呐,更别说呼兰了,哥儿咋就不觉得呢?

赵玉林吃瘪,对着光顺说:这是朝廷在栽培魏人生,如何用人可是国家大事,小孩子家不能任性耍脾气哈。

陈宸不悦的叫他起开,一边忙去,她和乖乖女有话要说。

赵玉林晓得已经没事儿了,转去书房忙活。

西门外的花溪村,魏人生拿到了去秦州任职的文书印信,邀了好友意气风发的到大门口买票,要进去吃耍,脑袋却是不住摇晃打量,寻找他的三公主。

然而,卖票的却是一个都不认识,售票姑娘问他究竟再找谁呀?

还买不买票?

这丫才小心的请问:那,三公主呢,咋不见光顺姑娘?

两位姑娘机警地看了他们一眼冷冷的说:三公主忙的很,哪有时间天天守在这里,眼下就是我等在此售票。

魏人生一下子感觉浑身没劲,拿了门票和姜同窗无精打采的进去转悠。

姜同窗问他:哪个光顺姑娘?就是那日在琴台吃酒时遇上的,要嫁给哥哥的那个小娘子吗?长的好俊哦。

魏人生得意的说:正是,他俩都在这花溪村里转悠过两次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